机器人将取代建筑工人?2025建筑机器人产值将增10倍,超15亿!

发布时间:2019-05-17     1365 次浏览

最近一份报告称,未来几年,机器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将以更快速、更高效、安全和更大的利润迅速扩张。人工智能咨询公司Tractica称,在长期依赖体力劳动之后,该行业“面临颠覆的时机已经成熟”。报告指出,许多公司最近采用了机器人技术,预计到2025年,建筑机器人的产业价值将达到2.26亿美元(约15.35亿人民币),相比2018年增长10倍!

“机器人正开始应用于各种建筑任务中,有望改变该行业住宅、大厦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造方式。”

上月,由世界36个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发布的一份报告也警告,在未来20年内,由于自动化,近一半的工作岗位可能消失,或者发生根本性转变。根据该组织的数据,未来20年,14%的工作将完全自动化,同时,32%的工作将与现在的工作大不相同。

随着建筑施工的成本日益上升,“用工难”正在催生新的建造形态。近日,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朱剑敏表示,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,在脏、繁、重等劳动场景下,可以缓解“用工难”的问题,提升行业的效率和效益。

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指出:“2019年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,培育壮大新动能,为制造业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。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,同时鼓励深化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。”

如何将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于建筑领域?

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。作为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,2018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3.5万亿元,同比增长9.9%。

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》称:建筑行业平均年龄为41.8岁,50岁以上占比为30.9%,老龄化问题在建筑行业尤为突显。此外,依靠人工建房,还有着明显的安全风险大、技术水平低、环境污染严重、施工效率低等问题。

建筑机器人的应用固然能改善施工安全问题,减低从业人员伤亡,提高效率并在某些层面降低成本。但是,由人工智能代替人工的革新所带来的失业问题,是手工劳动行业以及更广泛的全球就业市场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。